8月17日,韶關航道文化展廳和黨員活動室正式投入使用,這標志著韶關航道精心打造黨建引領航道文化融合式創新發展得到進一步彰顯。
韶關航道文化展廳
韶關航道文化展廳面積約135平方米,展出韶關航道自1981年以來共100多件歷史實物和圖片。展廳分為前言、航道簡介、航道發展史、領導關懷、榮譽展示、航道實物、十三五期間成果、展望未來、黨建引領、結束語10個板塊,凝聚了韶關航道文化的各種元素,交匯融合了韶關航道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記載了韶關航道的發展歷程。
韶關航道歷經40年的發展進程,一代代韶關航道人艱苦奮斗,在歷經數次機構改革中,始終堅守航道人的初心和使命,積極踐行“點亮自己、照亮別人”的標燈精神,積淀形成了韶關航道人“使命、擔當、嚴實、暢安、奉獻”價值理念。
來源:廣東省韶關航道事務中心,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延伸閱讀:《粵西航道文化展廳正式啟用!》

考古遺址是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遺產,蘊含了古代社會各方面的信息,那么如何針對遺址的保護,對于遺址,可增設文化展廳,借助于遺址展示提供的場所,利用相關手段展示與遺址相關的傳統文化內涵,其有益于全面詮釋一個遺址的傳統文化特色,加深人們對考古遺址和相關歷史文化的認識。文化展示對于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是至為重要的,可以彌補遺址展示的缺點。近日兩會熱點,“海北遺址就位于我們墾利區勝坨鎮海北村村北,有著重大意義和文化歷史。”今年墾利區兩會上,人大代表茍增友建議在海北遺址增設文化展廳,弘揚當地歷史文化底蘊。

信可威展覽公司深知展會布置對于企業形象和市場拓展的重要性。因此,在2025年的展會布置工作中,將充分利用對國內國外的深入了解以及完備的手續流程,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專業、高效、優質的展會布置服務。如果您需要做展臺搭建設計,歡迎致電信可威展覽公司

天河區博物館是地區綜合類型的博物館,成立于2002年6月。2004年6月,廣州市文化局將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劉氏家廟移交天河區,同年,天河區博物館以此作為館址。博物館與劉永福紀念館(籌建)同為一址。現有藏品230多件,照片資料近千張。目前正在籌備民族英雄劉永福事跡展覽,及劉氏家廟院區整修工作。

據外媒報道,現如今藝術家們可以使用各種復雜的工具來進行藝術創作,但在36,000年前還沒有先進的iPad或平板電腦。史前人類利用洞穴進行藝術活動,而法國肖維巖洞(Chauvet Cave)恰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藝術遺址之一。由于它也不對公眾開放,所以人們不不可能自己進入。

想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就要走進城市的博物館,這里藏著這個城市的秘密,各種收藏品、文物都留有歲月的痕跡,他們讓我們能夠知道,這個城市是如何發展到今天的。在這個炎炎暑期,我縣博物館的開館讓市民多了一個既可消暑納涼又能了解家鄉故事的好去處。

由臺灣省外貿協會主辦的2021年臺北軍警防務展TADTE及臺灣無人展DRONE TAIWAN,原定于今年9月16日至18日于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開展并首次推出線上展,但因考量全球疫情狀況及需遵守臺灣省政府防疫規范,并顧及參展商、參觀者及展覽相關服務業者的健康安全,經主辦單位外貿協會審慎評估后,決定暫停舉辦今年的TADTE及DRONE TAIWAN展覽。

荔灣博物館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以收藏、陳列和研究荔灣歷史、文化、民俗為主要內容的廣東省首家區級博物館。荔灣博物館正門位于荔灣區龍津西路泮溪酒家西側,側門位于龍津西路逢源北街84號,舊館址是民國初期英商匯豐銀行買辦陳廉仲先生的故居,于1993年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有民初的中式庭園、西式別墅。

近日,國家大劇院啟動全球首次“8K+5G”直播,又一項“新技術”入駐文博領域,助力文化傳播。如今,AI(人工智能)、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智能體感互動、3D模型、720度觀覽等新技術在文博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第29屆深圳禮品家居展展期從10月21至24日,共為期4天。展會將深挖禮品行業巨大市場潛力,拓展國內行業經濟提質增效發展空間,未來將攜手禮業人持續締造高品質、高效率、高性價比、高口碑等優勢,共同推動禮品經濟穩步高質量發展。